書香致遠——孝感市玉泉小學開展干部教師讀書活動【2024年第四期】
分享者:課程質量中心 尹溪慧
推薦書籍:《刻意練習》
推薦理由:
《刻意練習》的作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和羅伯特?普爾博士。艾利克森博士是“刻意練習”法則的研發者,他在多個領域對杰出人物的表現進行了深入研究。而普爾博士則是一位知名的科學、技術和醫學作家。兩位作者的結合,使得這本書在理論與實踐上都有了很高的價值。全書共有10個章節,內容涵蓋了刻意練習的理論基礎、實踐方法以及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書中大量的實驗數據和真實事件驗證了無論是“天才”還是普通人,都可以通過刻意練習來掌控自己的人生,創造各種可能性,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分享過程:
尹溪慧老師采用了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刻意練習》一書中的各個章節精髓進行了歸納與展示,并將這些重點內容進行整合,分為了七個層次:
一、挑戰傳統觀念與揭示核心觀點
作者開篇即挑戰了廣為流傳的一萬小時定律,指出其存在的三大誤區。他強調,不同領域的技能習得所需的最低練習時間并不統一,成功并非僅僅依賴于投入的時間,而且練習的效果也不一定會隨時間遞增。作者進一步提出,長時工作記憶的培養是區分卓越者與普通人的關鍵,也是刻意練習的核心目標。
二、天才背后的秘密與刻意練習的價值
在探討天才的成因時,作者認為天才并非天生,而是經過專注地訓練促使大腦發生改變的結果??桃饩毩暈槠胀ㄈ颂峁┝艘粭l通往卓越的道路,它提醒我們重視機會、動機和努力的價值,通過訓練創造新的技能,挖掘自身潛力。然而,單純的重復練習并不足以帶來進步,我們需要走出舒適區,設定明確目標,并及時獲取反饋。
三、大腦的適應能力與心理表征的重要性
書中詳細探討了大腦的適應能力,指出雖然大腦擁有無限的潛能,但我們的身體往往傾向于保持穩定。因此,我們需要主動走出舒適區,通過刻意練習改變大腦結構并維持這些變化。同時,心理表征在刻意練習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它有助于我們找出規律、解釋信息、組織信息、制定計劃和高效學習。
四、刻意練習的特點與實例分析
作者通過音樂和芭蕾舞等領域的實例,闡述了刻意練習的六大特點,包括有效的訓練方法、超出能力范圍的訓練、設定具體目標、有意而為、獲取反饋以及依靠心理表征進行有針對性的提高。這些特點為我們提供了在實際應用中踐行刻意練習的具體指導。
五、在工作中的運用與避免錯誤思維
在工作中,我們可以運用刻意練習的原則,創建具有反饋的訓練工具,并將刻意練習融入日常工作中。同時,我們需要避免三種錯誤思維:認為能力受基因限制、認為長時間練習就能擅長某事以及認為只需努力和刻苦就能提高。這些錯誤思維會阻礙我們實現真正的進步。
六、尋找導師與自學建議
書中還提供了關于如何尋找好導師以及在沒有導師的情況下如何自學的建議。這些建議強調了專注、投入、反饋和糾正的重要性,為我們在自我提升的道路上提供了寶貴的指導。
七、批判傳統觀念與助力孩子成長
作者還批判了過分強調天生才華的觀念,強調了幫助孩子發展自身潛能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一個從產生興趣到全力投入、再到開拓創新的過程,為我們指明了助力孩子成為杰出人物的路徑。這一部分內容對于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來說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最后,結合自身練字和教育經歷,尹溪慧老師談到刻意練習的關鍵在于設定具體且稍具挑戰性的目標,結合多樣的練習方式,并及時獲得反饋。而一個優秀的指導者能夠精準地識別出“舒適區”“學習區”和“恐慌區”。舒適區是學生感到舒適和自信的區域;學習區則是需要學生稍微努力一下,挑戰自我,才能有所進步的區域;而恐慌區則是學生目前難以觸及,可能感到恐懼或不安的區域。所以作為教育者,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指導他們在三種區域之間找到平衡點,精準劃分學習區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指導學習步驟,示范正確技能,并給出有效的反饋,幫助學生逐步擴展自己的能力邊界,實現更好的成長和發展。